平面度誤差如何測量?
文章出處:www.stardollars4you.com 作者:華正機械人氣:發表時間:2014-03-17 14:31
平面度誤差測量的常用方法有如下幾種:
1、平晶干涉法:用光學平晶的工作面體現理想平面,直接以干涉條紋的彎曲程度確定被測表面的平面度誤差值。主要用于測量小平面,如量規的工作面和千分尺測頭測量面的平面度誤差。
平面是由直線組成的,因此直線度測量中直尺法、光學準直法、光學自準直法、重力法等也適用于測量平面度誤差。測量平面度時,先測出若干截面的直線度,再把各測點的量值按平面度公差帶定義(見形位公差)利用圖解法或計算法進行數據處理即可得出平面度誤差。也有利用光波干涉法和平板涂色法測量平面誤差的。光波干涉法常利用平晶進行,圖為測量所得的不同干涉條紋。圖中a的干涉條紋是直的,而且間距相等,只在周邊上稍有彎曲。這說明被檢驗表面是平的,但與光學平晶不平行,而且在圓周部分有微小的偏差。圖中b的干涉條紋彎曲而且間隔不相等,表明被檢驗表面是球形的,平晶有微小傾斜。條紋彎曲度約為條紋間距的1.5倍,表示平面度誤差為1.5×0.3μm=0.45μm。圖中c的干涉條紋呈圓形,同樣表明被檢驗表面是球形表面。將條紋數目乘以所用光束波長的一半,即得所求的平面誤差為1.5×0.3μm=0.45μm。圖中d的干涉條紋成橢圓形排列,說明被檢驗表面是桶形的??梢园迅缮鎴D案作為被檢驗表面的等高線,因此可以畫出該表面的形狀。這種方法僅適宜測量高光潔表面,測量面積也較小,但測量精確度很高。平面是由直線組成的,因此直線度測量中直尺法、光學準直法、光學自準直法、重力法等也適用于測量平面度誤差。測量平面度時,先測出若干截面的直線度,再把各測點的量值按平面度公差帶定義(見形位公差)利用圖解法或計算法進行數據處理即可得出平面度誤差。也有利用光波干涉法和平板涂色法測量平面誤差的。
光波干涉法常利用平晶進行,圖為測量所得的不同干涉條紋。圖中a的干涉條紋是直的,而且間距相等,只在周邊上稍有彎曲。這說明被檢驗表面是平的,但與光學平晶不平行,而且在圓周部分有微小的偏差。圖中b的干涉條紋彎曲而且間隔不相等,表明被檢驗表面是球形的,平晶有微小傾斜。條紋彎曲度約為條紋間距的1.5倍,表示平面度誤差為1.5×0.3μm=0.45μm。圖中c的干涉條紋呈圓形,同樣表明被檢驗表面是球形表面。將條紋數目乘以所用光束波長的一半,即得所求的平面誤差為1.5×0.3μm=0.45μm。圖中d的干涉條紋成橢圓形排列,說明被檢驗表面是桶形的??梢园迅缮鎴D案作為被檢驗表面的等高線,因此可以畫出該表面的形狀。這種方法僅適宜測量高光潔表面,測量面積也較小,但測量精確度很高。
2、打表測量法:打表測量法是將被測零件和測微計放在標準平板上,以標準平板作為測量基準面,用測微計沿實際表面逐點或沿幾條直線方向進行測量。打表測量法按評定基準面分為三點法和對角線法:三點法是用被測實際表面上相距最遠的三點所決定的理想平面作為評定基準面,實測時先將被測實際表面上相距最遠的三點調整到與標準平板等高;對角線法實測時先將實際表面上的四個角點按對角線調整到兩兩等高。然后用測微計進行測量,測微計在整個實際表面上測得的最大變動量即為該實際表面的平面度誤差。
3、液平面法:液平面法是用液平面作為測量基準面,液平面由 “連通罐”內的液面構成,然后用傳感器進行測量。此法主要用于測量大平面的平面度誤差。
4、光束平面法:光束平面法是采用準值望遠鏡和瞄準靶鏡進行測量,選擇實際表面上相距最遠的三個點形成的光束平面作為平面度誤差的測量基準面。
5、激光平面度測量儀:激光平面度測量儀用于測量大型平面的平面度誤差。
6、利用數據采集儀連接百分表測量平面度誤差的方法
測量儀器:偏擺儀、百分表、數據采集儀。
測量原理:數據采集儀可從百分表中實時讀取數據,并進行平面度誤差的計算與分析,平面度誤差計算工式已嵌入我們的數據采集儀軟件中,完全不需要人工去計算繁瑣的數據,可以大大提高測量的準確率。
同類文章排行
- 什么是CNC?
- 數控銑床可以加工圓球體嗎?
- 硬度都有那些分類?
- 電動攻絲機攻絲時滑牙和螺孔攻歪了怎么辦?
- 鑄鐵平板檢定項目有哪些?
- 什么是數控加工中心?
- 數控銑床配置的數控系統有什么不同?
- 什么是FANUC的伺服驅動裝置?
- 數控機床一般是多少錢一臺?
- 什么是機加工?
最新資訊文章
- 半導體、滾珠絲杠難采購 企業擔心數控鉆床零件
- 制造業轉型升級 數控鉆床工業母機成關鍵
- 數控鉆床手工編程轉數控編程軟件編程有什么好
- 機床行業近期新聞盤點
- 核心部件發展迎來突破 國產機器人正在強勢崛起
- MTF2018馬扎克制造未來展示會在大連召開
- 機床廠在減少,工人待遇怎么可能上得去?
- 別人都在虧損 這家機床企業居然在分房?
- 先有昆機退市 再賣CY集團股權 這家機床巨頭的寒
- 全球密度最高的機床巨頭駐扎地居然在上海?